-
傳承民族醫學,弘揚中醫文化傳承民族醫學,弘揚中醫文化傳承民族醫學,弘揚中醫文化
-
傳承民族醫學,弘揚中醫文化傳承民族醫學,弘揚中醫文化傳承民族醫學,弘揚中醫文化
8月17日,上游新聞記者從西部(重慶)科學城獲悉,在即將舉行的2022智博會上,由入駐科學城的科研機構——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研發的智慧中醫藥一體化服務平臺(下稱“智慧中醫平臺”)將正式亮相。
2021年5月,中醫藥大數據實驗室作為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首批引進的實驗室,在北京大學講席教授、生物統計系主任、北京大學重慶大數據研究院副院長兼實驗室主任周曉華的帶領下,以其研究多年的“證候診斷工具評價與療效因果推斷的統計方法”技術為核心,迅速組建了由10多名碩士、博士組成的研發團隊,組織開發智慧中醫平臺。
一年多來,研究團隊在中醫自然語言處理技術、中西醫知識圖譜構建技術、名老中醫大數據挖掘技術、中醫證候診斷與療效評價技術、基于AI的中醫智能辨證論治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其中,中醫證候診斷與療效評價技術對解決部分中醫實務中“診斷不清、療效不明”的難題具有重要意義,而基于AI的中醫智能辨證論治技術,則運用獨創的深度學習多標簽預測,實現了通用中醫模型與中醫專家模型的融合。
“我們的智慧中醫藥一體化服務平臺是面向中醫藥行業的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賦能平臺,在智博會期間,我們將發布其中的兩款產品,即面向各級中醫院推出的基于知識圖譜的中西醫結合知識庫,以及新一代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系統?!北本┐髮W重慶大數據研究院中醫藥大數據實驗室副主任黃新霆介紹道。
其中,中西醫結合知識庫是一個全面詳細的中西結合醫藥知識數據庫,覆蓋疾病、證候、癥狀、藥品、古今方劑,中藥飲片、中草藥、中成藥、經絡穴位、輔助檢驗、醫學檢查、手術、臨床指南、醫學文獻等各類醫學知識范疇。
在此基礎之上,系統將海量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了一套完整的醫療領域知識圖譜,將在醫療相關的智能導診、智能問診、輔助診療、語義檢索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可以向廣大醫務人員提供高效的醫學知識檢索功能,輔助醫生臨床診療;另一方面,也面向普通大眾提供專業的醫藥知識普及平臺。
新一代中醫辨證論治智能輔助系統采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以重大疾病和中醫優勢病種為切入點,依托領先的中醫證候診斷與療效評價技術,針對20多個中醫??频?000多種常見疾病和5000多種證候,匯聚億級的中西醫知識內容和數百位名老中醫經驗,旨在提高基層中醫臨床水平。
“目前實驗室已經與重慶市10多家中醫院進行對接,將很快實現產品的落地應用?!秉S新霆表示,除了這兩個即將正式亮相的產品外,他們的區域智慧中醫醫聯體云平臺、中醫藥臨床科研創新平臺以及基于大數據的醫療服務監管平臺也正處于研發階段,將用于賦能中醫診療、中醫大健康、中醫藥監管、中藥創新等領域。
未來,這一實驗室還將聚焦中醫藥行業大數據智能化的核心需求,持續深耕技術研究和產品研發,以“用智慧中醫藥惠及每個人”為奮斗目標,為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提供有效支撐。